中秋节刚过,就听一朋友说他们公司的月饼发现出现了很多问题:
1、月饼数量不够,别说关系用户没得送,就连员工都不够发。
2、月饼盒和袋的数量不对,没有袋的只能抱着盒很不方便。
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中秋月饼发放都能变得如此混乱,看来用心无小事啊!小事不用心,一样乱七八糟!
家中有一意在做行政的新人,在此整理一下有关中秋月饼事务相关经验,以供借鉴:
一、数量:数量是关键,月饼多一点虽说有点浪费但可内部分享,少一份可就是矛盾了,所以搞清需求数量是重点。
1、考虑到一些相关事务处理的时间性问题,数量的统计最好提前一个月。
2、要向各部门统计月饼需求量,应包含自己的员工数量(含病休假、预计在中秋节前招进人员)、需送关系用户的数量(这个当然需要有统一的核查)、在公司内服务的人员数量(如各类外包服务的司机、食堂、清洁、保安、派遣工等、驻厂的出差人员等)、公司有无中秋宴会等活动需要月饼等等。
3、确定要定月饼的范围后,数量最好由各部门自己统计上来。数量确认后,再让各部门负责人签字,避免日后口争。
4、实际购买时,留一点余量供不时之需。
注:千万不要只从在职员工表去统计数量,我朋友的公司相关事务人员就是犯了此错,导致数量严重不够。听说办事人员最后自己都没有月饼可分。
二、预算、样式、口味:
1、有了数量,再根据预算,就可以确定可定那个价格范围的月饼了。向供应商提供所需要的数量、包装、价格预算等要求,就由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样品试吃了。
2、月饼的样式、口味确定,这个很重要,不要独自确认,可以多找几家供应商提供一些样式样品来品尝,最后由高位者确认会好一点。
3、当然如果时间允许,听一点基层员工的意见也很好(当然只能是几个代表啦)。注意时间点掌握。
4、另外,每年变化一点样式,给员工一点意外,效果会更好!
三、发放时间:要有一点提前量。
1、不要中秋前一天才发放。这样,员工不想自己吃,想改做送礼都不行。个人认为,比较好的是提前1~2周发放。最少要保证提前一周,且在周未放假前就发放。保证员工有时间处理。
2、月饼发放时间提前公告,避免员工不断推测,且员工有时间考虑如何处理自己的月饼。
3、因工作需求要给关系用户送月饼的,更是要有一点提前量,同样,应提前1~2周。只说太晚的缺点吧,有此关系用户会收到比较多的月饼,并不一定是自己吃,而是选择送人,你送的太晚,他如何出手啊!
四、发放形式:有实物月饼、月饼票等形式。
1、员工基本发实物月饼,显得更有过节气氛一些,也可减少员工取月饼的工作量。
2、关系用户,如果给月饼票,有时更好处理一些。
3、员工如果根据其需求,愿意选择月饼票的,可考虑给其月饼票,发月饼票可以减少实物运输、发放管理的工作量。员工也可以灵活处理。
五、其他
1、有些公司选择印有自己公司宣传的月饼盒及外包装,这个意义就不多说了。
2、在月饼盒内有一张感谢卡,虽很多人不会看,但看了的人,还是有受感动的。
3、有些公司会准备多一份月饼,寄给员工的亲朋好友,这是员工亲情管理的一种,效果很不错的!会让员工有一种自豪感,毕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不多。员工家属认可,会在侧面给员工一点稳定的压力,在促使员工稳定工作上有一定作用。特别用在90后员工管理上有帮助。邮寄需注意地址、联系人、电话、邮寄时间等统计工作的提前性、准确性。
评论